退休之后,内心低欲,关系低耗,生活低配_每日信息
印度孟买佛学院有一个规矩。
新来的学员,会被安排走侧门,一个个都得弯腰低头。
因为侧门只有一米五高,宽四十公分。
(资料图片)
有人发出怨言。
老师语重心长地说:“学会低头,才不会吃碰壁的苦啊。”
是的,当我们习惯把自己压得低低的,把别人抬得高高的,就真正成熟了。
退休时,也就意味着人生进入了秋天,要瓜熟蒂落了。若你还趾高气扬,难免会吃苦。
内心低欲,关系低耗,生活低配,才是好日子的征兆。
01
内心低欲,心态随时。
有一句朗朗上口的话:“心若不动,风又奈何?”
只要你的内心是沉稳的,那么外物的变化,就和你关系不大了,你的人生也不会随波逐流。
别人怎么过日子,那是别人,而不要因此毁掉了自己的日子。
为什么很多退休老人,总是过得不好?不是他们没钱花,而是还想着要买房子,到处吃吃喝喝,或者比月入过万的老人,产生了失落感。
买房车,去旅行的老人,也多了;国外度假的老人,也不少。凭什么你就在小地方,过得闷闷不乐呢?
说白了,是“心”在作怪。
北宋宰相吕蒙正,位高权重,送礼的人也很多。
有一位收藏家,拿出一块镜子,说:“能够照出两百里范围的景色。”说完,把镜子送给吕蒙正。
吕蒙正笑着推辞:“我的脸,只有碟子那么大,哪用得上‘两百里的镜子’?”
有一位下属,送来一个古砚,说:“哈一口气,砚台上就会有水了,免去了注水的麻烦。”
吕蒙正回答:“即使一天呵出一担水,也只值十文钱而已。”
更可贵的是,吕蒙正退隐的时候,没有举荐儿子,而是举荐了侄儿吕夷简。
他以大局为重,不考虑个人得失,让世人感慨:“人亦一器也,莫不各有其量。”
是啊,人这一生,可以得到很多东西,但是都不如“宽宏大量”四个字。
当一个人的内心宽大了,就容下了天地,还有什么不能得到呢?金银财宝,看看就好,别人拥有了,但是花不出去,只是收藏起来,到头还是“别人的”。
房屋大不大,在什么位置,不重要,关键是要有《陋室铭》的境界。
退休了,欲望少了,你就真正是退出职场,享受自由时光了,再也不会被杂念束缚了。
02
关系低耗,聚散随缘。
很多人认为,退休之后,和之前结交的人,通通断交。
什么同事,都是勾心斗角的主角,让你受够了;什么同学,都是炫耀的主角,从来不会帮人,聚会也就懒得去了;什么亲戚,攀高踩低,都不要管了。
退休开始,关系一刀切,这是错误的。
俗话说:“买卖不成,仁义在。”
人生路上,我们结交了很多人,有人是利益之交,也有人爱过你,还有人恨你。但是任何一个人,都会带给你什么,给你什么启发。
尤其是那些为难你的人,让你看清了社会本质,知道了人心险恶。你要感激他们。
最可怕的是,有的人在退休之后,和以往有过节的人,产生了仇恨,就像仇人一样对待。
仇恨是一颗石头,你每恨一个人,就增加一颗石头。这是在为难自己啊。
把社交状态,调整成“低耗模式”,那就不一样了。来来往往的人,都是自由的,不会产生刻板印象,不会苛求达到某种要求。
晚清时,左宗棠和曾国藩,是同学,也是同僚,还是职场对手。
错综复杂的关系,让大家认为,他们两个人是不和睦的。
直到曾国藩过世,左宗棠送来一幅挽联,大家才顿悟——恩怨一笔勾销。
挽联如是说:“谋国之忠,知人之明,自愧不如元辅;同心若金,攻错若石,相期无负平生。”
落款为:“晚生左宗棠”。
退休了,不追求位置,不谋求大富大贵,就没有必要恨任何一个人了。
放下仇恨,记住恩情;人敬我一尺,我回敬人一丈;走丢的人,不送,能来的人,不拒绝。一切,都是缘分使然,不必耿耿于怀。
03
生活低配,丰俭随人。
有人每天都大鱼大肉,有人总是粗茶淡饭,还有人到处混饭局;有人在城里住,有人回乡下去了......到底哪一种生活模式最好呢?
生活模式是没有定论的,只要你喜欢,经济上能承受,任何一种模式,都行。
自己亦是风景,不要仰望别人。这句话,需要记住。
根据自己的经济水平,规划好一日三餐,还能适当有结余,就行了。退休金两千,每天花五十元;退休金三千,每天花八十元,都是行得通的。
很多餐厅里,贴着“丰俭由人”的提示。
吃盒饭的人,和吃海鲜的人混在一个大厅里,没有什么不好,大小都是生意,客人的快乐也是一样多的。
最难受的人,是那些“吃着碗里瞧着锅里”的人。吃海鲜的时候,也闷闷不乐。
退休了,做一个爱下厨的美食家,青菜萝卜,能生香;羊肉牛肉,添欣喜。
04
退休了,什么都不消耗,什么都不想,这是不可能的。
若要活得更好、命更长,就得降低自己,把生命调整到“慢速”的状态。
同样是一天时间,那些匆匆忙忙的人,囫囵吞枣,啥滋味都不知道;那些慢慢来的人,才是享受是时光,有滋有味。
内心低欲,心中无事天地宽。
关系低耗,聚散随缘不纠结。
生活低配,一日三餐留余地。
人老了,低头看路,走好每一步。
作者:布衣粗食。
关注我的文字,走进你的心灵。
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